朱家角有“上海威尼斯”之称,是上海地区文化名镇之一。镇内古风石桥跨河而居,明清建筑依水而立,构成特有的自然价值景观。朱家角镇的规划,从上个世纪的“老镇风貌”保护策略做到这个世纪的“风貌景观”旅游设想,经历了两个世纪的沿革,许多创造性的思路融入其中。未来朱家角镇的整体风貌形象已经走近公众视线,朱家角古镇规划以“风,光,水,绿”作为空间的元素,发挥最大的生态平衡优势。
三大镇区
三大产业布局朱家角未来 经市政府原则同意的《朱家角中心镇镇域结构规划和镇区总体规划》,规划期限为2001年至2020年。镇域行政区划范围138平方公里为规划区范围,规划至2020年镇域常住人口为8万人,规划城镇化水平为70%;朱家角镇区规划范围约为8平方公里,城镇常住人口为5.5万人。
“中心镇区详细规划”将朱家角划分为三大块。一是古镇区,该区占地约68公顷,主要包括古镇沿河两岸大批古建筑群、古镇老街区、棵植园和放生桥等建筑要求“修旧如旧”,目前已基本完成改造。二是老镇区,指古镇区之外的镇区范围,初步形成“一心,二脉,三岛,四广场”构架。即人字河与淀浦河交汇的“一心”,由淀浦河和祥凝浜路组成的水陆“两脉”,在古镇东南端三角形岛区建成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等文化旅游景点,围绕古镇中心兴建4个特色广场,作为全镇的旅游线和节点。三是新镇区,在古镇北侧的珠溪河以西兴建规模2平方公里的朱家角新镇,规划目标“一中心,二河街”。即一个以生态公园为核心的新镇区中心,公园外侧开辟两条南北走向的明清风貌大街。整个新镇区将建成一个融水、绿和建筑的21世纪新镇,同古镇遥相呼应。
规划同时确定第一产业在318国道以南地区集中发展。在保证基本农田用地的基础上,规划建设三条森林带。第二产业规划集中在沪青平高速公路以南、朱柳河以东,建设3平方公里的“绿色”工业园区。第三产业在318国道以北地区集中发展,在保护自然人文资源的同时,以古镇旅游为核心,重点发展旅游业,配套发展房地产业、商贸服务业。除镇区之外,淀山湖一侧发展旅游休闲区,镇区西北规划发展特色居住区。
城镇规划年限及总体布局 规划分三个阶段:近期:2001~2005年;中期:2005~2010年;远期:2010~2020年。
1、建设方针 对朱家角镇区在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上进行重新组合,确立新的镇区空间构架和功能分区;采用改建与重建相结合的建设方针,将镇区功能结构转换为旅游休闲设施、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用地,使老镇区成为集镇的商业、旅游休闲中心;通过镇区道路系统建设,完善市政基础设施,为保护区改造打下基础。近期对保护区即石镇局部地段进行重点保护与整治,中、远期进行全面综合改建和新建。新区建设以居住功能为主,同时将行政中心、文体中心从老镇迁至新区,形成有现代江南水乡城镇特征并与古镇风貌一脉相承的新城镇风貌。
2、城镇布局结构:注重现状城镇空间布局特点的延续和整合,朱家角镇镇区空间布局结构可以概括为以水系为构架,以水体为“心脉”,形成老区,新区二大块。
(1)水是形成朱家角镇区的主体构架,包括三个层次,水心:大淀湖以及规划文体中心和中心和公园是镇区核心空间;水脉:淀浦河由西向东横穿集镇;水络:现状河道和规划河道相结合的,形成具有内聚力的河道网。
(2)老区即目前的建成区,以古镇风貌保护区(61.5公顷)为老区的核心,淀浦河沿岸以及祥凝浜路沿线成为建设重点地区,通过老区改造形成镇区的商业中心。
(3)新区包括四个组团,沿大淀湖东、北侧的组团一为花园住宅区;组团二、三由一条沿河的商业街串联起来;组团四位于淀浦河南岸较独立,也是未来集镇的行政中心。
(4)休闲度假区组团集中于淀浦河两岸,均为滨河区与古镇风貌保护区一起形成集镇旅游度假中心。
古镇风貌保护区的规划 古镇保护与建设指导思想是,古镇风貌以静态保护向动态保护转变,古镇保护规划以人字形河道为骨架,横跨漕港河(淀浦河)两岸,北临大淀湖、西至南大港棚口、东到九龙路以北、漕平路以东,呈大字形的不规则形状,总面积69.6公顷。分为古桥斜阳、西井柳浪、漕河烟香、老街商行、湖街轩堂、人和菜香、东市艺坊、雪葭渔庄八个区域。
古镇保护分为两个层次:即“古镇风貌保护区”,镇区范围内其余地区均作为“古镇风貌协调区”,范围内再单独设定“淀浦河两岸风貌控制区”和“环湖(大淀湖)生死存亡环境控制区”两个控制区。
古镇风貌保护区
1、保护区范围:古镇风貌保护区用地面积68.5公顷;扣除水体,其陆域用地面积为61公顷,北起大淀湖,南至规划一号路,东起新风路,西至漕平路,并局部延伸至规划二号路。
2、保护区建设要求:
(1)古镇风貌保护区的建设策略分为两个部分:保留部分、重建部分。
(2)保留部分的建筑采取完全保留、保留修复、保留外观改造三类处理手法。
(3)重建部分的肌理应该与保留部分的肌理相匹配,河道空间、街道空间和巷道空间应该与保留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,该类建筑檐口高度应在8米以内,屋脊高度应在10米以内。
(4)保留部分的建筑应保持原来的功能,允许一部分的建筑转变为商业、旅游服务功能,商业街不应无限制扩展,以免使古镇幽静安详的风情丧失。
(5)重建部分的建筑以住宅为主,可以根据规划要求沿街、巷发展部分旅游设施或商业设施,但应该控制其体量尺度。
古镇风貌协调区
1、协调区范围覆盖了整个城镇规划范围8.14平方公里,包括了古镇风貌保护区、环湖生死存亡环境控制区以及淀浦河两岸风貌控制区。具体建设要求是,重点在于形成新区的建设以及新型现代化江南水乡集镇风貌,区内风貌应与古镇区风貌相协调,其高度不超过四层。
2、控制区位于淀浦河流经规划朱家角镇区的一优两岸一定的范围。该优岸线长度约5公里。除去与古镇风貌保护区相重叠的部分,总面积为98公顷。具体建设要求是,淀浦河两岸风貌控制区与保护区呈“十”字型。该风貌控制区规划二号路以东段33公顷用地范围沿河岸第一层面首先应该是滨河绿带。滨河绿带应该保持一定宽度为20~30米,而且其中75%以上为绿地,硬地以及其它服务设施用地应控制在25%以下,沿河岸第二层面是沿河建筑立面。该建筑立面应该保护连续,其高度应控制在15米(四层)以下,其风貌应该与古镇风貌相协调,同时也应该透出现代城镇的气息。规划二号路以西段65公顷用地范围两岸主要是公共绿地。
住宅建设重点
移至朱家角镇新区
朱家角现有住宅用地80.8公顷,占建成区腹地面积37%。规划设想朱家角镇区住宅建设将重点转移至新区。老区将发展商业服务以及旅游相关的产业,同时结合老区改造适量地发展商业与住宅相结合的居住形式,常住人口控制在0.8万人左右规模。新区的住宅建设分成三个组团。大淀湖东北侧为住宅组团一,规划设想建中、低密度花园住宅区,规划人口1万人左右。规划二号路西侧布置了二个住宅组团,住宅组团二、三规划人口各为1.6万人左右。新区的住宅应该按照城镇住宅建设标准进行建设,完善市政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配置。同时这些建筑都应符合与古镇风貌协调的相关要求,即住宅建筑不应超过四层,住宅建筑毛密度不宜超过0.8。
“2线”集中商业设施
朱家角现有住宅用地80.8公顷,占建成区腹地面积37%。规划设想朱家角镇区住宅建设将重点转移至新区。老区将发展商业服务以及旅游相关的产业,同时结合老区改造适量地发展商业与住宅相结合的居住形式,常住人口控制在0.8万人左右规模。新区的住宅建设分成三个组团。大淀湖东北侧为住宅组团一,规划设想建中、低密度花园住宅区,规划人口1万人左右。规划二号路西侧布置了二个住宅组团,住宅组团二、三规划人口各为1.6万人左右。新区的住宅应该按照城镇住宅建设标准进行建设,完善市政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配置。同时这些建筑都应符合与古镇风貌协调的相关要求,即住宅建筑不应超过四层,住宅建筑毛密度不宜超过0.8。
“2线”集中商业设施 规划设想未来朱家角镇商业设施应结合旅游业的开发、老镇区的改造、古镇风貌的保护,集中在二条线上。第一条线即祥凝浜路两侧,以商住综合楼为主体,形成新的具有古镇特色的商业街;第二条线即是淀浦河南岸老镇区段,结合水面的开挖、水网重塑,形成新的商业中心。同时老镇区通过一系列的改造、更新将成为朱家角镇区的商业中心。
除此之外,规划设想在规划二号路西侧住宅组团二、三中,沿水系河道布置了一条临水的商业街。是一种对传统水乡商业街体现在现代生活区中的一种尝试。
“4带1地”布局绿地系统
1、建设目标,规划设想朱家角镇区绿地根据国家标准,结合自然条件,形成以普遍绿化为基础,沿道路、水系的绿地为框架,公共绿地为重点的绿地系统。至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,城镇绿地覆盖率达40%。
2、绿地布局
(1)环湖生态绿化带:是指环大淀湖一周20~50米宽的绿化带。
(2)沿河防护绿化带:是指镇区范围内流径的河道两侧的绿化带,尤其是淀浦河两侧建20~30米宽绿化带,新区开辟的河道两侧一般保留10米左右的绿化带。
(3)沿路绿化带:318国道两侧20米以上的防护绿化带,沿规划二号路保持两侧各100米绿化带。
(4)人造森林带:沿规划三号路由拦路港向北穿过318国道,向东至4号路。森林带在镇区内段即沿三号路、四号路镇区一侧结合高压走廊一般宽度在50米左右。
(5)集中公共绿地:新区中每一个居住组团内均有一块大型组团绿地;考虑结合工厂搬迁,老区改造辟出成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;除此之外,规划二号路、五号路、六号路交接处、大淀湖两侧规划布置了中心公园,结合文化体育中心、大淀湖成为镇区核心空间。
1、建设目标,规划设想朱家角镇区绿地根据国家标准,结合自然条件,形成以普遍绿化为基础,沿道路、水系的绿地为框架,公共绿地为重点的绿地系统。至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,城镇绿地覆盖率达40%。
2、绿地布局
(1)环湖生态绿化带:是指环大淀湖一周20~50米宽的绿化带。
(2)沿河防护绿化带:是指镇区范围内流径的河道两侧的绿化带,尤其是淀浦河两侧建20~30米宽绿化带,新区开辟的河道两侧一般保留10米左右的绿化带。
(3)沿路绿化带:318国道两侧20米以上的防护绿化带,沿规划二号路保持两侧各100米绿化带。
(4)人造森林带:沿规划三号路由拦路港向北穿过318国道,向东至4号路。森林带在镇区内段即沿三号路、四号路镇区一侧结合高压走廊一般宽度在50米左右。
(5)集中公共绿地:新区中每一个居住组团内均有一块大型组团绿地;考虑结合工厂搬迁,老区改造辟出成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;除此之外,规划二号路、五号路、六号路交接处、大淀湖两侧规划布置了中心公园,结合文化体育中心、大淀湖成为镇区核心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