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降低旅游业准入门槛 象山滨海渔民吃上旅游饭 |
编辑:温佼丹 来源:浙江新闻网 发布时间: 2009-02-12 点击: 评论: |
|
中新浙江网10月4日电 (象山县报道组 孙建军 徐颖峰)国庆节期间,象山县石浦港畔,伴随着浑厚的渔歌号子,来自上海的一批又一批游客乘坐休闲渔船驶出海港,兴致勃勃地观赏海上风情,看渔民捕鱼表演,在游船上品尝刚刚捕捞的海鲜。掌舵的船老大王钊生高兴地告诉笔者,渔船上的工作人员都是转业渔民,自己捕鱼已有30个年头,如今吃上了旅游饭,再也不用风里来浪里去赚辛苦钱了。 据象山县旅游部门统计,2007年象山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6854人,间接从业人员4万余人,旅游综合经济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3.8%。 象山是国内兼具山、海、岛于一体,渔、港、景相融合的沿海观光型地区。去年以来,象山滨海休闲旅游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,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,步入“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”行列。 发展旅游要让百姓受益。为此,象山县明确提出旅游业富民战略,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千方百计降低旅游业准入门槛,从税费、审批、服务等多方面积极支持百姓参与旅游产业,鼓励农渔民以多种形式参与旅游服务业。 地处松兰山景区的梅岙村是个只有60户人家、200多人的小渔村,过去穷得出名。这几年游客多起来后,政府引导村民参与松兰山的旅游开发,村民们把集体所有的南山沙滩作为旅游资源,合股成立旅游服务公司,从事沙滩旅游经营。如今梅岙村成了有名的旅游专业村,平均每户人家年收入达2万多元。象山半岛南端的花岙岛拥有亚洲少见的已有2亿年历史的火山遗迹,随着景区的开发,政府投资建起了渡轮码头、环岛公路,花岙人第一次把汽车开到了家门口。村民杨兰聪说,每年上岛的游客有十几万人次,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旅游生意。 象山在滨海旅游中注重提升内涵,着力延长蓝色产业链,从而让参与者获得更多的商机和回报。象山渔山岛处在东海鱼类洄游的重要区域,是世界上少有的海钓胜地。连续三届国际海钓节在渔山岛的成功举办,使渔山成了国内外海钓爱好者和游客的神往之地。曾任渔山岛国际海钓节方案总策划的浙江海洋学院研究员王依欣说,海钓活动附加值高,对地方经济带动大,一条鱼可吃出10条鱼的价值。近年来,渔山岛上岸渔民出现了第二次下海的浪潮,他们不是下海捕鱼,而是回到岛上,办旅馆、开餐馆、驾导钓船为中外游客提供配套升值服务,嗅觉敏锐的一些本地老板还在岛上建起了海钓俱乐部。 让老百姓在共建旅游强县中共享和谐生活。石浦古镇是象山海洋旅游的重头戏。近年来在古镇的保护建设中,该县投入了一亿多元,改善古镇的各种设施,千方百计留住原住民,原汁原味地展现渔家生活,使古镇有了更多人的气息和生活情趣。年逾古稀的刘阿婆利用临街屋面办了小卖部,她说光是卖卖贝壳、海螺盆景,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。 |
|
|
|
发表评论 |
|
|